立德树人守初心,禁毒护航育青春|实外五龙山学校筑牢防毒安全线

2025-09-22
来源:

立德树人守初心

禁毒护航育青春

实外五龙山学校筑牢防毒安全线

“毒品一日不绝,禁毒一日不止”。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所在,更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底线要求。成都实外新都五龙山学校始终以“培养学生终身发展力”为目标,将禁毒教育融入人格养成与素养培育全过程。近日,学校联合三河街道办事处、三河街道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开展“禁毒护航·青春向阳”主题教育活动,为学子们送上一堂直击人心的防毒“必修课”。



识毒

揭开“伪装者”的神秘面纱


“原来‘奶茶’‘邮票’也可能是毒品?”活动现场,学子们的惊叹声道出了新型毒品的隐蔽性。根据《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等传统品类及国家管制的、能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而如今,毒品正以更具迷惑性的面貌潜伏在生活中:

零食化伪装:看似香甜的“奶茶”“速溶咖啡”粉末,可能混合冰毒、K粉等成分,冲泡后香味诱人却暗藏毒性;卡通包装的“邮票”(主要成分为LSD)仅指甲盖1/3大小,无色无味,通过皮肤接触或口腔黏膜即可吸收,毒性堪比三倍摇头丸。

日常化伪装:伪装成“跳跳糖”的毒品遇水即溶,与饮品混合后口味不变,后劲却能让人持续兴奋两天;依托咪酯、芬太尼等管制药品被混入电子烟油,以“上头烟”之名在娱乐场所流转,成瘾性极强。

三河街道社区禁毒办吴勇警官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同学们知道这些“伪装者”的存在,让同学们深刻意识到:毒品从未远离,识毒能力是终身发展的必备“安全技能”。



防毒

用真实案例敲响警钟


“吸毒一口,掉入虎口”,这句话在真实案例面前更显沉重。活动中分享的案例让在场学子深受震撼。除了列管毒品,“笑气”等未列管物质的危害同样触目惊心。这种常用于食品加工的气体,滥用后会导致不可逆神经损伤,甚至瘫痪,且滥用人群正呈现低龄化、群体化特征。我国2023年已列管毒品459种,对芬太尼类等物质实施整类列管,但再严密的监管,也需个人筑牢心理防线——这正是学校开展禁毒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避险赋能”的意义所在。



拒毒

争做“无毒青春”守护者


结合青少年认知特点,活动明确了“防毒五准则”,引导学子将拒毒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

不好奇:对不明来源的食品、饮品、药品坚决不尝试,警惕“吃起来很香、老想去吃”的成瘾性物品。

不侥幸:摒弃“试一下没关系”的念头,认清毒品成瘾性强、戒断难的特性。

不轻信:拒绝陌生人的“善意”投喂,警惕“奶茶杯”“PR8O”等暗语包装,不相信“毒品能减肥、提神”等谎言。

不盲从:不因“哥们义气”或赌气争强,拒绝被“激将法”套入毒渊,远离歌舞厅等复杂场所。

善求助:若遇毒品诱惑或可疑物品,第一时间向家长、老师求助,牢记家人是最坚实的后盾。

这不仅是拒毒指南,更是学校“唤醒生命内力,培养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生动实践——让学子在明辨是非中健全人格,在守护自我中成长为智慧青年。



禁毒同行

共绘“健康成长”同心圆


每年6月26日“国际禁毒日”是警钟长鸣的提醒,而禁毒教育是贯穿校园生活的常态化课题。成都实外新都五龙山学校将持续以主题班会、禁毒手抄报、校园公众号等为载体,联动家庭与社区,让禁毒知识入脑入心;同时引导学子通过全国青少年禁毒预防教育平台、新都禁毒微信号等渠道自主学习,将“终身发展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立德树人,需守护青春底色;赋能未来,当筑牢防毒长城。愿每一位五龙山学子都能牢记防毒准则,对毒品坚决说“不”,在无毒阳光下成长为有品德、有素养、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END

编辑|杨榴霞、马思敏

初审|兰芳芳、王少辉

复审|林成臣

签发|李俊


微信公众号:成都实外新都五龙山学校中学部

咨询电话:028-61622555

19981231166

学校地址:成都市新都区三河街

道龙山路19号


微信公众号:成都实外新都五龙山学校小学部

咨询电话:028-61625252

学校地址:成都市新都区三河街

道龙山路19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