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千年丝路
坚定文化自信
我校团委带领学生代表
参加沉浸式主题团课活动



为深化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推动"传承红色基因·培塑时代新人"主题教育走深走实,2025年11月4日,在新都区团区委的组织下,我校团委带领26名团员及入团积极分子代表赴四川丝绸博物馆参加沉浸式主题团课活动。
探秘丝绸文化,
感悟文明智慧
在博物馆专业讲解员的引导下,同学们沿着千年丝路的历史脉络,系统了解了中国丝绸从桑蚕养殖到织造技艺的完整过程。通过亲手触摸丝织品感受丝绸制作工艺,亲眼见证织机的现场操作,重点了解了蜀锦的独特织造技艺与艺术特色。珍贵的文物实物和详实的图文资料,让源远流长的蜀锦文化在同学们面前生动展现,使大家深入领略了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价值。



聆听专题团课,
深化文化认知
区委党校助理讲师刘盛朵老师围绕文化遗产主题开展现场授课,从"什么是文化遗产"的基础概念入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与紧迫性。刘老师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论述,强调了守护文化根脉的时代意义,并引导同学们思考作为中学生应如何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本次沉浸式团课是新都区团区委推进中学共青团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参与此次活动,我校学子进一步增强了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了文化自信。未来,我校团委也将创新工作载体,丰富学习形式,组织学生参与各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团员、学生在实践感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文化传承中积蓄前行力量,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部分学生心得
今天在四川丝绸博物馆,那幅《十二金钗》蜀绣深深吸引了我——一针一线,栩栩如生,让我不禁为古人的智慧与技艺叹服。从西汉的丝绸贸易到今天的非遗传承,丝绸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明的纽带。作为一名团员,我深感肩上的责任:我们不能只做文化的旁观者,而应成为守护者与传播者。未来,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同学了解蜀锦的魅力,让千年文化在新时代继续绽放光芒!
——团员代表 李智颖(高2024级1班)
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保护、传承、利用”文化遗产的重要指示。既要用心守护文物本身,更要主动阐释其蕴含的历史智慧。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寻找传统与当代的连接点,通过志愿服务、新媒体传播等方式,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正如“岁月失语,惟石能言”,我们要做这无声历史的代言人,让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团员代表 赵沛欣(高2025级1班)
这次团课让我认识到文化遗产保护的紧迫性与现实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保护、传承、利用”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我认为保护不能停留在口号,而应转化为具体行动:通过纪录片学习、遵守保护规范、参与志愿服务,甚至将之与未来专业选择相结合。这堂团课不仅传授了知识,更让我思考如何用自身所长为文化传承贡献力量。
——团员代表 邓诗瑶(高2025级1班)
作为一名成都的共青团员,我深深为家乡厚重的文化底蕴感到自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让我意识到肩负的责任。文化遗产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精神纽带。我们要主动担当,让这些珍贵的文化财富在我们手中传承下去,让成都的蜀锦、蜀绣等非遗在新时代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团员代表 杨云舒(高2025级1班)
今天的沉浸式团课让我对“文化传承”有了全新的认识。站在那台古老的蜀锦织机前,听讲解员说两人协作一整天才能织出不到一米的蜀锦,我被深深震撼了。这不仅是一件工艺品的诞生,更是匠心与坚持的传承。那些精美的蜀锦和蜀绣,也让我看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让我意识到,非遗的保护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参与。
——入团积极分子代表 张睿龙
(高2024级1班)
这稀世锦缎,凝结的是中华民族的匠心与协力,诉说的是丝绸之路的开拓与辉煌,联结的则是世界文明的对话与交融。
——入团积极分子代表 骆凌薇
(高2024级5班)
END
· 编辑:陈 晨、范晓雅 ·
· 初审:徐一心 ·
· 复审:林成臣 ·
· 签发:李 俊 ·
点击关键词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招生 | 招聘 | 德育 | 家校共育 | 教学教研 | 五龙同道 | 上级视导 | 体育 | 美育 | 劳动教育 | 外语演讲角 | 心理健康 | 信息技术 | 特色作业 | 成人仪式 | 运动会 | 五龙美食 | 开学典礼 | 年终盘点 | 艺术节文艺汇演 | 研学活动

微信公众号:成都实外新都五龙山学校中学部
咨询电话:028-61622555
19981231166
学校地址:成都市新都区三河街道龙山路19号

微信公众号:成都实外新都五龙山学校小学部
咨询电话:028-61625252
学校地址:成都市新都区三河街道龙山路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