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降青春赛场,智探物理奥秘​ —— 初二年级物理跨学科实践“降落伞比赛”纪实​

2025-10-31
来源:

伞降青春赛场

智探物理奥秘

-2025-

初二年级物理跨学科实践

“降落伞比赛”纪实


当薄如蝉翼的伞衣在晴空下舒展绽放,当创新的奇思与严谨的物理规律碰撞交融,缓缓降落的不仅是一顶顶精巧的降落伞,更是同学们心中悄然升腾的科学之星,一场别开生面的 “天空物理课” 就此拉开帷幕。

近日,暖阳倾泻,微风轻拂,往日宁静的校园摇身变为热闹非凡的物理学竞技场。初二年级 “物理跨学科实践之降落伞比赛” 如期而至,欢呼声、惊叹声与对物理原理的热烈探讨交织回荡,为这堂 “天空中的物理课” 奏响了生动的序曲。



01赛前

奇思妙想筑匠心,物理原理藏其中


比赛的号角早在数周前便已吹响。同学们以班级为单位,化身 “小小航空航天工程师”,全身心投入到降落伞的设计与制作中。面对 “用指定材料(塑料袋、手帕、细绳、胶带)制作下降速度最慢的降落伞” 这一挑战,大家各显神通,脑洞大开。

有人执着于打造超大伞面,只为获取更强的空气阻力;有人在伞绳分布与悬挂点平衡上反复琢磨调试,誓要让降落伞保持稳定姿态;还有人突破常规,大胆尝试锥形、方形乃至多伞衣组合的奇特设计,将创新与勇气融入每一处细节。

在这场实践中,物理不再是课本上冰冷的公式符号,而是手中可触可感的变量。“伞面是不是越大越好?”—— 这背后是空气阻力与有效面积的直接博弈;“重物该如何固定?”—— 这关乎整个系统的重心稳定,决定着降落伞是否会 “翻跟头”;“绳子长短该如何把控?”—— 这影响着伞衣能否充分展开,最大化利用空气助力。每一个疑问,都是对物理原理的深度探索;每一次尝试,都是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勇敢迈步。


02赛中

一伞绽放绘风景,一落之间见真章

开赛前,李俊校长发表了振奋人心的讲话。他向同学们表达了对此次参与物理实践活动的期许,深入浅出地剖析了物理学科的重要性,鼓励大家在实践中感受物理魅力,将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


比赛现场,气氛紧张又热烈。教学楼三楼化身 “专属发射平台”,随着裁判老师一声令下,一顶顶形态各异的降落伞承载着同学们的期待与心血,翩然升空。“慢点,再慢一点!” 同学们纷纷昂首仰望,目光紧紧追随着自己的作品,心中默默祈祷。



有的降落伞如优雅的舞者,在空中平稳从容地划出优美弧线,引得阵阵赞叹;有的似调皮的精灵,在空中打着旋儿,让制作者的心瞬间提到嗓子眼;还有的因伞衣展开不顺,上演了一场 “自由落体”,逗得大家发出善意的笑声。而这些看似 “失败” 的经历,恰恰成为最深刻的物理反思,让同学们更直观地理解了原理与实践的关联。



最终,那些伞面面积合理、结构对称、下降姿态稳定的降落伞脱颖而出,以长达十余秒的滞空时间,成功斩获 “最佳滞空奖”,成为赛场上最耀眼的存在。


03赛后

复盘原理悟真知,跨学科中拓视野

比赛落幕,但物理世界的探索之路才刚刚启程。这堂 “天空中的物理课”,让知识彻底摆脱了课本的束缚,飞向广阔天空;让抽象的公式转化为亲眼所见的事实,完美印证了李俊校长反复强调的 “知识生活化,生活知识化” 理念。

跨学科的意义:不止于物理

此次降落伞实践活动,意义远超一场单纯的比赛,它是一场跨学科的融合盛宴:

· 技术层面:同学们在裁剪、粘贴、组装的过程中,锻炼了动手能力,熟练掌握了材料处理与工具使用技巧;

· 工程思维:完整经历 “设计 - 制作 - 测试 - 改进” 的工程项目流程,学会从问题出发,优化方案;

· 数学应用:测量伞面尺寸、计算面积,确定绳长比例时,将几何与算术知识灵活运用,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 艺术表达:不少小组为降落伞涂上缤纷色彩、绘制创意图案,让科学作品兼具实用与美感,展现了科学与艺术的奇妙融合。


本次比赛获奖名单




04结语

探索无止境,科学薪火传


这场降落伞比赛,是一次实践的狂欢,更是一次思维的升华。我们为同学们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喝彩,更为大家扎实的动手能力与探索精神骄傲!愿这次活动能在每位同学心中播下科学的种子,未来,让这颗种子在更广阔的天空中生根发芽,引领大家继续探寻物理世界的无尽奥秘。最后,让我们再次向所有参与比赛的同学致以最热烈的掌声!物理无处不在,探索永无止境,愿每一位少年都能永葆好奇,在科学的征途上不断前行!


  - END -  

编辑:初中物理教研组、范晓雅、马思敏

初审:肖翠莲

复审:张盛、王少辉

签发:李俊


微信公众号:成都实外新都五龙山学校中学部

咨询电话:028-61622555

19981231166

学校地址:成都市新都区三河街

道龙山路19号

微信公众号:成都实外新都五龙山学校小学部

咨询电话:028-61625252

学校地址:成都市新都区三河街

道龙山路19号



分享